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2021年1月19日,《光明日报》刊发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尹稚教授文章《责任规划师制度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解读责任规划师的“新角色”与“新业务”。
2021-01-26 09:12近日,北京同衡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北京智能建筑论坛”上正式发布《智能健康建筑白皮书》。
2021-01-22 17:01我是洪晃,做播客是我很久的愿望了。因为这几年,我自己的知识积累、重大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播客。我认为播客能开导我们生活,不仅是娱乐。《晃然大悟》这个节目里我回归当记者,带着我生活中的问题去采访高人,那些能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的人。我们第一个采访的人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和资深顾问专家尹稚。
2021-01-22 16:582020年11月19日,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解析文旅融合,构建创新格局”分论坛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景观学系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专家邬东璠教授以长城的保护和文旅发展为例,着重阐述了对长城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
2021-01-22 10:14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署名文章: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陆昊部长在文章里强调,“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2021-01-22 10:12城市没有了历史,就丧失了记忆;城市没有了规划,就迷失了未来。规划给城市生活的人带来了什么?如何将一个个专业得近乎冰冷枯燥的规划案例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是一次理性与感性的碰撞,这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诸多专业学科的宏大命题,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生命的技术过程。历时近两年,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筹备的《我是规划师》将于1月19日震撼来袭,以全纪实真人秀的形式带你认识这群为城市出谋划策的人,沉浸式体验规划师的工作思考。
2021-01-18 17:552020年11月,在清华同衡第八届学术周“空间规划管理的前沿实践”专场上,技术创新中心大客户经理史未名作了题为《基于业务与需求,实践自然资源数据治理现代化》的主题演讲,提出数据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和规划智慧化的基础,通过分析目前自然资源领域数据治理面临着既有信息化系统繁杂、数据基础薄弱、数据潜力难以挖掘等多重困局,从纵向的汇交和汇聚、横向的联动和共享方面梳理业务需求,提出数据治理的工作流程与方法。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2021-01-18 17:53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进行公示的公告,其中,原注册城乡规划师调整为水平评价类,更名为“国土空间规划师”。现将调整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予以公示。
2021-01-14 11:082020年11月19日,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解析文旅融合,构建创新格局”分论坛举行。本次专场聚焦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邀请多位大咖一起探讨——如何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新途径新方法?如何寻找文旅融合的内在规律与行为逻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认为,价值观差异是文化遗产与旅游基本矛盾的起点,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是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实践逻辑。同时提出了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路径与机制。
2021-01-14 11:022020年7月9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中共青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青海改革论坛在西宁开幕。会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研究中心二所刘晋媛所长作了题为《青海黄河流域国土开发格局优化的初步思考》的主旨发言。
2021-01-12 10:3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