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张杰 | 文绿融合:中国城市老旧片区保护更新理...
  • 低空探索 |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低空空域规建管思考
  • 王彬汕、阎照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北京胡同里...
  • 同衡责师丨文化赋能:责师助推乡村百年老集华丽蝶...
  • 产业研究 | 藏在专利里的未来: 如何从技术布...
  • 清华大学通州校区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探索...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

1234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 专业融合•价值共生——责师五周年系列分论坛成功...
  • 同衡快讯 | 景迈山再获亚洲遗产大奖:遗产保护...
  • 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与清华同衡规划院...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要谋划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 重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 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 盘点 | 2024年第一季度同衡记事

  • 《中国城市报》专访张杰教授:“文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由我院主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8月1日起实施
2016年08月09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pg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国标图集(15J904)是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一部关于绿色建筑的大型权威性国家标准图集。

应广大设计院设计师的要求,对全部以文字方式表述的抽象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一步解析,在标准的制定者和使用者之间搭建正确理解的桥梁,方便广大设计人员(特别是建筑师)更好地执行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及要求,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本图集适用于全国城镇以绿色建筑为基本目标,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主要供建筑规划和设计单位的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使用,结构、水、暖、电专业设计人员及绿色建筑咨询人员可参考本图集。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成员坚持适用性、成熟性、创新性的编制原则,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为主要依据,采用论述、图示、表格等形式直观地表达部分技术的应用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使绿色建筑技术更为形象、明晰,易于准确理解和执行。在技术的筛选上,以2008年以来全国绿色建筑实践为基础,选择经过检验成熟的、具有较高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予以图示化。图集内容强调因地制宜地使用相关技术,引导各专业通过协同设计建立综合平衡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从集成优化的角度,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创新。

图集创新了国标图集的编制方法,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顺序为基础,分为七个大篇:A-节地与室外环境,B-节能与能源利用,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D-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E-室内环境质量,F-典型案例分析,G-绿色建筑评分自评表。其中,A、B、C、D、E篇分别对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第4、5、6、7、8章,每个篇又分为若干个小节,分别对应其不同的技术点,均采用了先综述,后分述的方式,让设计师先建立全局观念,再深入了解各项技术,以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每节的蓝底部分包括编号及技术名称、对应条文两部分,白底部分包括技术要点和示例两部分。F部分选择了三个不同气候区建成并已经取得标识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设计绿色建筑的思路和方法。G部分将绿色建筑评分规则做了部分摘录,并将条文与分值做成表格,设计师可以复印后直接做预评分使用。在图集的总说明后,设计了与条文对应的应用技术在图集所在页码的索引表,方便设计师查询。

本图集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景观、光学、声学等八个专业,作为牵头主编单位,我院建筑分院、城市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所、风景园林研究中心、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研究所、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等部门积极参与编制工作,彰显了我院现有组织架构及团队素质在绿色建筑这种需要多专业协作领域的突出优势。

  • 条评论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