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刘岩接受总台《新闻直播间...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尹稚...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恽爽等专家接受《中国城市...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家解读 | 尹稚教授:从以...
  • 尚嫣然: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要点与建设重点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

  • 喜报|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

  • 低空交流∣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

  •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

1234
  •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责师五周年系列...
  •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西安建筑...
  •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
  • 清华同衡参加“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
推荐项目Project
  • 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试点项目

    项目基本情况1.光明楼17号楼首、二、三层尺寸39.10m*8.65m,每层建筑面积338.22㎡,...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三里屯太古里商业立面改造项目

    本次改造涉及建筑立面与内部空间,引入现代美学与技术,但仍保留了原设计的特色,焕然一新却也能感到亲切。...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2017年09月08日    清华同衡总体三所

所属分类: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总体规划三所

项目负责人: 尹稚 王晓东

完成时间:2016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中关村逐渐由市场力量形成的电子一条街成长为本土化与全球化动力并存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同时,中关村也是北京市创新空间的主体,承载北京市90%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北京市60%的专利授权数。

1、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强核集聚、圈层辐射、轴线拓展、网络扩散

2、功能定位

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领航区、引领首都功能疏解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3、空间布局

中关村示范区总体布局:加快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一核、两极、三带、多城"的空间格局。重点突出四大思路:(1)辐射全国链接全球,围绕顶级研究型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强化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功能;(2)科技驱动产业升级,围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3)从封闭走向融合,引导传统认知下的高新区、园区向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城市特定功能区转化,统筹考虑示范区范围外与园区存在密切联系区域的产业功能发展与布局;(4)功能复合与网络化,结合城市发展机遇,"点亮"/"激发"集中或散点的城市创新空间。

京津冀层面:联合津冀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和园区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共同打造"一核引领、两翼支撑、三廊联动、多园协作"的创新功能网络。"一核"指的是中关村,承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科技创新源头的核心功能。"两翼"指的是河北省和天津市在支撑京津冀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承接运用和示范推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三廊"是形成京张、京津、京保石三条区域创新走廊。"多园"是指4+N合作平台、微中心、地区分园等创新载体。

全国层面:推动京沪深三地分工协作,共同打造互促互动、互联互通、分工协作的国家科技创新网络体系。

全球层面:多模式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全球网络化布局。

4、重点策略

鼓励各分园特色化发展,提出位于城六区、平原区、山前地区、山区分园的分区指引政策,以及推动各分园强化产业特色与差异的举措;

鼓励重点分园国际化发展,完善国际化功能体系,拓展国际化功能承载空间,打造适合国际科技人才与企业需求的设施环境;

强化各分园协同发展,提出创新功能协同、交通信息互联、融入城市整体格局、强化规划统筹管理等策略;

协调推动存量空间开发利用,系统梳理中关村示范区内及区外的潜在空间资源,并提出供需匹配的空间供给模式。

5、分园指引

对十六个分园分别提出功能、产业、空间布局、产城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具体指引。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