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张杰 | 文绿融合:中国城市老旧片区保护更新理...
  • 低空探索 |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低空空域规建管思考
  • 王彬汕、阎照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北京胡同里...
  • 同衡责师丨文化赋能:责师助推乡村百年老集华丽蝶...
  • 产业研究 | 藏在专利里的未来: 如何从技术布...
  • 清华大学通州校区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探索...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

1234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 专业融合•价值共生——责师五周年系列分论坛成功...
  • 同衡快讯 | 景迈山再获亚洲遗产大奖:遗产保护...
  • 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与清华同衡规划院...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 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做好方案核心创意;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力图用比较抽...

  • 唐山新城及京唐智慧港产业导入规划

    项目地处唐山中心片区的唐山新城与京唐智慧港,是未来唐山新兴城市产业高地和综合城市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软件简介
2019年11月06日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所属分类: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项目地点:全国

设计单位:技术创新中心

完成时间:2019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Ⅰ 前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9年5月1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Ⅱ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基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在2019年5月2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的《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中,对国土空间规划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双评价”工作是国土空间规划各项工作的起点。

为了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年7月,以下简称《“双评价”技术指南》)建设要求,需要开发支撑全国各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工作的基础性软件,以指导各地开展“双评价”工作,保证评价成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Ⅲ “双评价”工作难点及同类软件共性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双评价”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难点:

一、评价工作涉及到环保、国土、海洋、防灾、水利等多部门的数据收集工作。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统计数据结构差异较大,数据存储形式不同,集成难度大;

二、评价工作涉及多类型不同要素叠加、权重赋值等重复操作较多,计算处理工作流程均较长,致使最终结果的错误率较高;

三、评价工作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无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集成和表达,评价人员无法对各单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

随着《“双评价”技术指南》的印发,为应对“双评价”的业务难点,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个以“双评价”为目标的分析系统。但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数据集中存放在桌面端,数据安全性难以保障;

二、计算过程及成果基于桌面端电脑,计算能力及效率较低;

三、指标、指标阈值、算法与系统的更新升级较为复杂;

四、系统整体性不足,与后续相关计算关联性差;

五、智能化水平低,全人工操作,增加评价难度;

六、满足单项计算需求,但数据和成果的累积性差。

Ⅳ 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问世

基于上述尚待解决的需求痛点与市场现有产品的问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依据《“双评价”技术指南》,结合清华同衡对“双评价”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知识积累,充分考虑到指南的落地性及各地方应用的适应性,设计、研发完成了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

图  1 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界面

产品具体包含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以及区位等七个方面的单项评价,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等三个方面的适宜性等级划分,农业生产承载力规模、城镇建设承载力规模两个方面的承载力规模计算,以及矿产资源开发适宜性等级划分、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等级划分、文化保护重要性等级划分等三个方面的可选评价。

图  2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功能构成图

在《“双评价”技术指南》明确规定“双评价”技术流程的基础上,清华同衡将“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设计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在结构稳定的基础上,保证数据、模型和应用的可重用、可拓展、可维护。通过可组合的模块体系,实现计算系统的易用性、智能化,计算结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图  3 “双评价”软件技术架构图

Ⅴ 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特色优势与功能特性

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色优势:

一、基于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软件设计规范化、标准化。依据《“双评价”技术指南》,结合清华同衡的规划技术积累及相关试点城市工作经验,充分考虑数据和模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便于后续应用集成。

二、基于清华同衡规划知识体系,软件设计系统化、专业化。基于清华同衡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充分整合清华同衡院内相关专业部所的规划经验以及相关实践项目的工作积累,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通用性和特色化的技术体系,保证软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三、以评价结果为导向,软件具备自我调优与迭代升级能力。系统以“双评价”结果为导向,标准化工具模型可便捷地回溯计算过程、关键阈值以及中间成果,实现计算流程、关键参数等内容在后续计算过程中,得以被优化与复用。

清华同衡“双评价”软件产品以“一棵树”的形式进行管理,直观表达“双评价”工作的数据基础、分析进度、成果管理,用户对不同的阶段工作可查、可管、可随时恢复与阶段衔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功能特性:

一、系统整体设计,充分衔接应用。“双评价”软件产品系统化整体设计,其中间计算结果,将自动成为后续计算过程的输入。“双评价”软件是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模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部分要素的计算结果可直接作为“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和风险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等模块的输入条件。

二、成果可积累,自动智能计算。“双评价”软件中的计算结果、操作步骤、重要参数阈值、分级标准等,均在数据库中统一存储,成果可以随时间不断积累。在后续的再次计算、对比分析中,已生成的成果可以被自动调用,省去数据查找、标准阈值查询等反复流程环节中花费的大量时间。

图  4 已有计算结果直接调用与选择其他成果智能计算

三、标准图件推荐,成果直接可用。系统分析成果可直接作为空间规划编制规范成果,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文本与图件,并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成果汇交。基于图件标准化的优势,系统可以向用户列出所有图纸清单,并展示图纸完成情况。用户通过多选已完成图纸,并对分辨率、图幅等进行调整后,可实现一键批量生成所有图纸。

图  5 一键出图功能界面

四、Web页面兼容性强,满足不同类型用户需求。用户可在现有Server环境上直接部署本应用系统。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信息的动态发布与及时更新,具有客户端免维护的优势。Web页面更好地满足了本系统不同类型用户的核心需求,包括:政府、自然资源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编制单位、测绘单位以及信息系统平台公司。

图  6 “双评价”软件向三类主要用户提供的不同产品形态

基于高效存储的数据仓库、持续更新的标准指标、集成迭代的模型算法以及适应不同需求的前端设计四大核心技术,清华同衡倾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双评价”软件产品。关于本软件更详细的核心技术以及产品软硬件环境要求,敬请期待即将于今年10月发布的技术白皮书!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