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面向双碳要求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探索——以烟台市...
  •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 EPC模式下老旧小区改造的探索与总结 | 建筑设...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展示项目 | 遗产保...
  •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编制及...
  • 文旅产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路径初探——天桥北...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传承与创新·清华与名城四十周年”学术...

  • 喜报!清华同衡多个项目入选《北京历史...

  • “传承与创新——清华与名城四十年”学...

  • 坚守 奔赴 拼搏 向上 | 疫情下的...

1234
  • 冲锋一线显担当|同衡志愿者防疫工作纪实
  • 清河“儿童友好”实践,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童年
  •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提升冬奥场馆周边环境品质 —...
  • 同衡快讯 | 清华同衡中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 清华同衡多个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和...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陆昊: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本文为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发表于《求是》上的文章,阐述了深入学...

  • 吴良镛先生百周岁发表致辞:共同探索人...

    吴良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是人居环境科学的...

  • 北京出台意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 把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

    经过多年投资建设,我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为推动经济...

  • “183”行动:我国明确乡村建设行动...

    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3规划年会
李郇: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从云浮到厦门
2013年12月02日    

在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论坛上,来自中山大学的李郇教授以云浮、漳州和厦门三地为例介绍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首先李郇教授简单介绍了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从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到吴良镛先生的《明日之人居》,都是对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吴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特别强调城市人民人民建,城市即人,在这个过程中,人是美好环境的主体。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契机,美好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过程。

同时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不仅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强调群众为主体,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共同缔造意味着工作方式的转变:由你我的关系转变成我们的关系。

政府、规划师、居民、产权者、企业都是共同缔造和美好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共同缔造是社区共同体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培育精神为根本、奖励优秀为动力、项目活动为载体,分类统筹为手段的工作方法。通过这五个方面,建立前后共同的过程,即“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把完整社区作为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基本单位。完整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它看成从基层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公益事业。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在建设过程中,回归到人和人的关怀,和谐社会伟大的政策目标和人居环境结合在一起,把美好人居环境、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作为实验看待。

接着李郇教授介绍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在云浮、漳州和厦门的具体实践。首先介绍了云浮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四大理念。云浮以农业为主体,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农村社区发展出现很多问题,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缺乏,更为重要的是基层组织失管。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美好人居共同缔造,首先是共谋:在整个社区建设过程中,规划师到重要的辅导作用,让群众参与其中,作为一个规划者和缔造者。二是共建,发动村民共同建设。三是共管,强调居民自己管理,建立村民集体观念。最后是共享,让村民享受社区美好的生活环境。

漳州的实践则是强调“点、线、面”相结合,福建的城乡管理和机械发展水平不协调,苏树林省长提出结合福建城乡建设的特点,尽快改变城乡环境和面貌。“点”:抓好城乡社区的规划政治和建设,打造完整社区;“线”:抓好高速公路、过境公路和铁路沿线两侧的绿化和整治,以及自行车和步行道系统的建设,打造优美环境走廊。“面”:打造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在厦门的实践,城市社区面临的问题是,建设新社区,面临大量人员集中在一起,是一个陌生人的社区,旧社区则公共环境配套差。美好环境共同缔造过程中,强调群众参与。从社区管理到社会服务,再到共同缔造,是一个更高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群众要参与其中,首先是共谋,通过不断的开会探讨社区的问题,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其次共管,如集中跳舞空间、在广场上限定骑车通行区域等。再有共评,例如居民建议增加大理石凳椅、居民共同讨论商定社区公共建筑名称等。另外共建,在项目合作中有公共空间项目,公共空间项目从房前屋后做起,老城区用地紧张,所有的地都是“边角料”,可以利用这些“边角料”做绿化,利用群众,把自己的房前屋后给绿化起来,在农村做菜地菜园,在城市做绿道。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是五位一体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的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支撑。

最后李郇教授认为规划回归人民,回归实践,建设为人民,要克服传统的为建设环境而建设环境的倾向。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不仅是社区层面的事,也可以在区域、城市层面展开,它可以成为实践方法论,来做人居环境实践的方法论。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