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城乡融合新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村庄如何就地城镇...
  • 《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 | 延庆区乡镇国土空间...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香港文汇报专访尹稚教授:...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尹稚教授在《四川日报》发...
  • 中宏网专访恽爽院长:从城市群协同到县城兴业,智...
  • 清华同衡再创国际标准新里程碑,智慧城市用例分析...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城乡土地利用研究成果荣...

  • 清华同衡获评“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测评...

  • 构筑立体生态人居新范式,启幕深汕健康...

  • 同衡快讯 | 《福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

1234
  • 中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次全...
  •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召开
  • 喜报|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泉·城”遗...
  • 低空交流∣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开展低空业...
  •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Award城市设计金...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要谋划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 重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 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3规划年会
追求高速城镇化带来“乡村病” 应统筹城乡发展
2013年11月12日    

漠视统筹城乡发展,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乡村病”

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事实上,突出统筹城乡,保护农民利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漠视统筹城乡发展,盲目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日趋严重的“乡村病”。注重根治“乡村病”,应成为新型城镇化努力破解的新课题。

中国的“乡村病”,主要根植于以下“四化”的演变过程,并伴随着这些过程的演化而加重。

一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快速城镇化耕地流失造成的数千万失地农民、“离村进城”的数亿农民工,以及上学靠贷款、毕业即待业的数百万农家学子组成的“新三农”群体,大多处于“城乡双漂”,难以安居乐业,正成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焦点。

二是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我国进入少子老龄化时期,农村青壮劳力过速非农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一些乡村文化衰退、产业衰落,“三留人口”难以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地无人耕、良田被撂荒成为普遍现象。

三是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导致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不足。中科院测算,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村庄空废化仍呈加剧的态势。

四是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面源污染严重,致使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 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从历史视野来看,“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也必将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就当下而言,尤其需要正视问题,周密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针。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要协同推进,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促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园区化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尤其是我国农村承载着稳农增粮的特殊使命,其“三化”协调、民生保障亟须总体制度设计。

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适应农村人地关系的剧烈变化,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制度和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民主体。强镇兴业、城进村荣,转变城市扩张、土地财政对乡村空间依赖甚至寄生关系,建立平等、互惠、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土地集约化、资产化倒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化,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股份化和宅基地确权流转市场化模式,稳妥推进农村空废土地整治与优化配置。创造条件让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流转自主权、土地市场收益权,使务农村民、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

科学规划引领乡村转型。深度探究城乡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探索农民、土地、产业与环境协同耦合的模式,制定新型美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差别化的战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引领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等值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化。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