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刘岩接受总台《新闻直播间...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尹稚...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恽爽等专家接受《中国城市...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家解读 | 尹稚教授:从以...
  • 尚嫣然: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要点与建设重点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

  • 喜报|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

  • 低空交流∣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

  •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

1234
  •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责师五周年系列...
  •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西安建筑...
  •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
  • 清华同衡参加“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要谋划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 重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 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 / 优秀项目交流
对话山水——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地区规划设计
2016年05月12日    

吉林市是我国东北著名的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北国江城"之称。松花江水在城中蜿蜒穿越,真可谓四面皆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

本次规划设计范围为南起丰满大坝、北至雾凇岛的松花江沿江区域,江段长约64公里,规划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范围.jpg

一、整体气质定位

松花江是吉林的母亲河。江畔集优越的生态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山水景观、现代的都市生活于一身,是承载江城融合理念、展示城市魅力与特色的核心区域。本次规划以塑造吉林整体特色为总目标,围绕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特点,将松花江两岸地区定位为:体现吉林山水融合生态特色的蓝色脊梁、展示吉林独特历史文化气质的人文长卷。

江城关系变化示意图.jpg 二、规划特色

1、大框架创新——填充式设计方法:不再采用一种标准做全范围覆盖设计,对不同区域面对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补充策略和思路。

2、从体验角度去解读和系统设计:从人的角度去诠释松花江两岸地区的生态景观、交通慢行、人文特色、功能活力。

3、具体综合解决策略: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特点,系统提出了包括宏观控制、中观导引、示范设计、立面改造、活化引导等措施,形成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4、三个专题研究:分别开展了“既有规划评估”,“山水城气质特征评价”,“松花江两岸地区公众参与调查问卷”三个具有针对性的专题工作,作为整个规划设计的重要支撑。

规划特色示意图.jpg

三、观点1——为什么要填充式设计?

结合对上位规划及各区域的相关规划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我们发现两个特征:1、宏观类型的规划研究中,规划设计思路越完整,成果越丰富,实施效果越不理想;。2、各区域的控规、分区规划、规划研究对松花江的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与深度不尽相同,差异很大。

松花江两岸地区历版规划对比一览表.jpg

松花江两岸地区分区规划评估汇总表.jpg

所以,本轮规划最主要的是针对不同区域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规划解决方案,做到针对性极强的填充式设计。

四、观点2——如何从体验角度去解读和系统设计?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规划区当前面临功能单一化、景观同质化、界面单调化、生态分离化等突出问题,城市历史底蕴和特色表达模糊不清。

本次规划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人的感知、参与的视角分别从保护自然生态、增加体验路径、弘扬特色文化、增强服务功能四个方面对滨江特色进行重塑和提升。

1、关爱松花江——保护自然生态,展现大美情怀

为强化山水格局特点,本次规划综合提出了保护近山山水廊道、整体协调远山山体轮廓线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均衡布局滨江绿地、提升开放空间的渗透、建设生态景观驳岸、保护与利用河滩地、增加海绵城市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山水廊道道控制引导策略图.jpg 

2、感知松花江——增加观山赏水路径,建设体验式交通

规划完善沿江区域道路网,以慢行体验为重点,将过境交通功能从滨江一线区域分离,沿松花江分别建设与道路结合、与河滩绿地和公园结合的两级慢行道路体系、打通阻碍慢行系统连通的瓶颈节点。

慢性体系设计示意图.jpg  

3、印象松花江——弘扬特色文化,体现城市精神

规划利用松花江沿岸文化积淀丰富,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沿江打造历史文化、近现代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等5个特色主题展示区,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开辟水上游览线路,丰富城市旅游内涵。

图城市文化资源分布.jpg

4、振兴松花江——强化公共功能,塑造特色空间

规划以大区域研究为支撑,增强生态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服务、旅游接待、综合办公等公共服务功能,降低居住、工业等功能分布比重,形成多个功能复合、特色各异的活力节点,引导松花江由“景观江”向“活力江”的定位转变。


五、观点3——如何结合使用特点提出综合解决策略? 


当前,各区段规划编制情况差异很大,为充分整合现有规划,我们承接“填充式设计”的理念,采取差别化的区段规划策略和控制思路:

1、对规划尚未覆盖的区段提出完整的规划方案;

2、对现有规划与松花江景观存在矛盾的区段,从提升沿江景观和活力的角度对规划提出调整建议;

 分区示意图.jpg


3、对规划成果基本齐全,但控制引导不够细致的区段,重点补充建筑布局、建筑体量、建筑立面、建筑色彩等精细化控制内容。

建筑控制引导示意图.jpg


4、对现状问题比较突出的节点提出改造优化详细设计。

 重点地区改造规划图.jpg

六、小结

本次规划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层次,并对重点地段和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常规城市设计基础之上的精细化控制要求,将当前缺乏协调的各江段打造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可实施的规划蓝图。

规划技术路线示意图.jpg

我们通过以塑造松花江两岸地区核心气质特色为导向的新型设计方式,梳理出全新的综合解决思路。未来吉林也必将通过山水、生态、人文、活力的综合塑造,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