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刘岩接受总台《新闻直播间...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尹稚...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恽爽等专家接受《中国城市...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家解读 | 尹稚教授:从以...
  • 尚嫣然: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要点与建设重点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

  • 喜报|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

  • 低空交流∣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

  •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

1234
  •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责师五周年系列...
  •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西安建筑...
  •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
  • 清华同衡参加“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要谋划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 重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 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 / 分论坛
张国华: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
2016年05月17日    

导读

5月12日下午,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市政规划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可持续的城市支撑系统——韧性城市、海绵城市与智慧共享交通城市的讨论”专场隆重开幕。

张国华--573.JPG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综合交通研究院院长 张国华

张国华院长从智慧城市之热这一现象展开,分析了我国建设、推广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关键瓶颈问题,指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而提出政府和市场各自应发挥的作用与转型的方向。最后以智慧交通助力智慧城市为例探讨了在智慧交通领域政府、市场努力的方向。

首先,他指出政府面临着四大挑战:

一是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思维到市场经济的思维。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智慧城市方向的探索上,政府已付出非常高的代价,但却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回头思考市场经济的意义。

二是打破现在的行政、地域壁垒,逐渐解决调快体制下的不良竞争,优化职能配置形成互联协同发展。

三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让产业在城市里更智慧地发展,要从传统的交通运输网络转变为一综合高速的交通网络和互联+的虚拟网络。

四是城市发展和决策应摒弃顶层设计,依靠价值评估,智慧城市需要的是战略规划而不是顶层设计。

其次,企业也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来自企业本身的挑战——在企业转型中,上一轮的优势往往会变成下一轮竞争的负资产;

二是技术主导思维转变的挑战——智慧城市的发展,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工程技术思维的问题,而是综合发展的问题;

三是商业模式转型的挑战——传统智慧城市项目是企业为政府提供一次性服务,而未来的趋势是企业逐渐从城市产品经销商转为服务商。

对于物质交通网的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产业各自有相应的产业交通需求特征。因此,围绕产业为核心,要识别出来哪些产业是资源型产业,哪些产业是资本型产业,哪些产业是信息产业,对相应的交通网络分别配置。

对于虚拟互联网,强调“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超车的一次重要机会。未来在智慧城市和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只有处理好数据、知识、理念、理论、哲学五个纬度的问题,大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价值。例如,政府利用大数据,可对人口、交通、产业、政府相关的职能调整有巨大的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在发现商业机遇,产业转型升级、跨界合作创新方面将有很多的空间。

未来交通解决方案应该回到如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提升空间组织效率,如何通过创新为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带来新的变化。

智慧交通是交通网和互联网的二网融合。作为交通专业规划人员和城市规划师,我们应积极思考如何让生产交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从过去的绝对优势到比较优势,走向可持续竞争优势。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